简明分析2005年第72期 2005年8月16日
1-7月全省工业生产继续平稳运行
1-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373.08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2.3%,增幅与上半年持平;当月完成产值666.32亿元,同比增长25.0%。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52.8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8.6%,增速居全国第20位,比1-6月累计位次后移1位,位居华东第5位,位于山东(28.5%)、江苏(23.2%)、江西(23%)和安徽(22.9%)之后。
1-7月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:
1、股份制工业企业同比增长35.2%。1-7月,股份制企业生产继续加快,完成工业总产值1173.06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5.2%,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6.3个百分点,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8.0%,拉动全省工业增长8.5个百分点。1-7月三资、股份合作、国有、集体、其它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2598.27亿元、50.20亿元、367.01亿元、74.13亿元和110.40亿元,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.7%、20.6%、5.5%、11.3%和34.2%。
2、三大主导产业增速继续回升。1-7月电子、机械、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42.3亿元,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4.4%,比去年同期增长17.8%,是今年以来增长的最高点,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高0.2个和2个百分点,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.5个百分点。其中:电子制造业完成产值715.69亿元,同比增长19.3%;机械装备业完成产值695.15亿元,同比增长20.5%;石油化工业完成产值531.47亿元,同比增长12.0%。三大主导产业销售产值、出口交货值增速均低于规模以上工业,1-7月三大主导产业完成销售产值1869.3亿元,同比增长16.6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.5个百分点;1-7月完成出口交货值786.03亿元,同比增长15.7%,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.6个百分点;产销率为96.24%,基本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。
3、市级工业园区生产高速增长。1-7月全省工业园区企业完成总产值1703.46亿元,占全省的比重近四成,比去年同期增长21.1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.2个百分点。其中市级工业园区增速最高,同比增长50.1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.8个百分点,县级增速27.8%,省级工业园区仅增长17.5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.8个百分点;非工业园区增长22.1%。
4、宁德、漳州、莆田、泉州增速超过全省,其余设区市增速平稳。1-7月,宁德、漳州、莆田、泉州工业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.0%、33.4%、33.3%和25.3%,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三明、厦门、龙岩、南平和福州分别增长21.7%、20.3%、19.5%、19.1%和15.2%。但今年以来,作为全省龙头地位的福州、厦门市工业增长速度明显放缓,对全省工业的拉动作用大为减弱,1-7月福州和厦门两市产值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.2个和7.3个百分点。
5、产销衔接状况平稳,内销的拉动作用明显。全省1-7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209.85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2.1%,内销的拉动作用明显,1-7月实现内销产值2791.04亿元,同比增长24.0%,拉动工业销售增长15.7个百分点;1-7月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418.81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。
6、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放缓。1-7月全省实现出口交货值1418.81亿元,同比增长18.3%,比上半年回落0.4个百分点。从设区市看,除福州市出口交货值仅增长2.6%以外,对全省影响较大,其它8个设区市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,其中龙岩(51.2%)、三明(42.4%)、宁德(34.5%)、漳州(33.5%)、莆田(26.0%)、南平(26.0%)、厦门(23.0%)、泉州(22.2%)。从行业看,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增幅较大的有,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4.7%、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68.9%、金属制品业增长59.7%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9.5%、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增长59.1%、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7.1%;影响我省出口的主要是电子信息行业和纺织业,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.5%和18.0%,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7、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中趋升。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1.73,分别比一季度和1-5月提升2.72和1.41个点,但比上年同期降低2.25个点;实现利润增幅由降转升,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65.62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.7%,扭转了持续几个月以来实现利润下降的状况;37个工业行业销售收入全面增长,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364.58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1.8%;上交税金增速为今年来最高,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上交税金119.40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14.65亿元,增长14.0%,增速为今年来最高。y1两金y2占比有所回落,6月末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和应收账款净额(两金)达1186.03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7.2%,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重为38.2%,比上年同期回落2.0个百分点。
8、用电量、运输量实现平稳增长。1-7月,全社会工业用电量296.79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2.8%,比1-6月提升1.6个百分点,但比上年同期增幅略回落1.1个百分点;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71万吨,同比增长18.8%,比1-6月略回落1.3个百分点;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8.3万标箱,同比增长14.7%,比1-6月提升0.5个百分点;用电量、运输量指标增势与工业生产增势基本一致。
尽管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增势平稳,但工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:一是前百家工业企业生产增幅继续回落,影响三大主导产业增幅回落明显。1-7月产值前百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57.79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.6%,同比增长15.2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.1个百分点,是今年以来增长的最低点,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低0.6个和2.6个百分点。比去年同期下降的企业主要有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、东南(福建)汽车工业有限公司、冠捷电子(福建)有限公司、柯达(厦门)有限公司、夏新电子有限公司等大企业生产增幅的回落,影响三大主导产业增幅回落13.6个百分点。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,使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,亏损额增加。上半年亏损企业亏损面达20.9%,亏损额为25.96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亏38.4%,影响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回落27.6个百分点。
撰稿:赵忠廉
核稿:刘征福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