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-2月份我省工业生产延续去年高增长势头,继续在较高增长平台上运行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825.53亿元, 比去年同期增长24.8%;当月完成产值418.71亿元,同比增长40.6%;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37.4亿元,同比增长22.2%;增长率位居全国第十一位,居华东七省市中与江西并列第五位,在华东七省市排在我省之前的依次是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。
头两月全省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:
1、股份制、股份合作企业领先增长。随着工业企业活力的不断增强,1-2月规模以上股份制、股份合作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72.63亿元和8.07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0.8%和30.2%;全省经济总量最大“三资”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3.44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5.4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但比去年同期增速有所放缓,增速下降了6.2个百分点。此外,国有控股、国有、集体企业前2个月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81.98亿元、64.18亿元和22.84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0.4%、11.5%和1.8%。
2、重化工业步伐继续加快。1-2月,在三大主导产业带动下,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10.5个百分点。重工业完成总产值439.79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9.9%;轻工业完成总产值385.75亿元,同比仅增长19.4%。重工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.3%,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分别提升3.1个和1.4个百分点。
3、三大主导产业保持强劲增长,纺织工业增速较快,原材料、能源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一是电子、机械、石化等三大主导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,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405.77亿元,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9.2%;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8.4%,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.1%,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3.9个百分点。其中电子工业增幅保持龙头地位。全省产值最大的电子工业完成总产值167.77亿元,同比增长42.3%,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2%,居各工业行业之首。二是纺织工业增速较快。作为全省产值较大的传统产业纺织工业增势不减,1-2月纺织服装、鞋帽制造业和纺织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46.45亿元和43.03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25.7%和21.5%,带动了轻工业增长。三是原材料、能源工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1-2月煤炭采选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5.6%,比去年提高7.1个百分点,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、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.6%、8.1%、18.3%,分别比去年回落9个、21.9个、11.6个百分点。
4、出口增长创近年新高。1-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82.96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1.5%,拉动工业增长10.1个百分点。从37个行业大类看,出口交货值增长较快的主要有: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77.7%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60.7%,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50.8%,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%,纺织服装、鞋、帽制造业增长39.4%,饮料制造业增长38.5%,化学原料制造业增长36%,食品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增长33.3%。分设区市看,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是漳州、福州、龙岩,分别是84%、50%、34.7%。
5、漳州、福州和泉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;龙岩、三明增幅较低;其地市平稳增长。1-2月各设区市工业增长速度差距较大,漳州市增长速度遥遥领先于全省各地,1-2月完成产值60.94亿元,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60.9%,居全省第一;福州和泉州也保持较快的增速,分别完成产值203.8亿元和190.91亿元,增长34.7%和25.2,分居全省第二、三位;宁德、厦门、南平、莆田、龙岩、三明分别增长24.4%、22.3%、15.9%、11.7%、10.7%和9.2%。值得一提的是,总量最大的厦门市增长率分别比去年同期、去年回落20个和6.2个百分点。
6、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快速增长。工业园区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生力军。1-2月全省工业园区企业完成总产值312.03亿元,占全省的比重近四成,比去年同期增长32.4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.6个百分点,拉动全省工业增长11.6个百分点。其中省级工业园区增速最高,同比增长34.9%,分别比市级、县级增速高6个、7.3个百分点。非工业园区仅增长19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.8个百分点。
7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,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。
我省统计的361种主要工业产品中,1-2月有120种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加,增幅较大的有家用电风扇542.2%,传真机增长109%,显示器增长93%,半导体分立器件增长91.6%,移动电话机增长58.3%;有241种产品产量下降,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光学仪器下降32.7%、黑白电视机下降29.3%,蓄电池下降26.5%。主要能源、原材料产品产量中,原煤、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.1%和14.2%,比去年同期提升26.1个和2.4个百分点;发电量、水泥、钢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.7%、6.3%、5.0%,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2.9个、10.2个和49.9个百分点。
8、电力与交通增势与工业生产增长趋势基本一致。1-2月全社会工业用电量64.49亿千瓦时,比去年同期增长24.5%;港口货物吞吐量2081万吨,增长24.6%,集装箱吞吐量60.5万标箱,增长30.2%,与工业生产增速基本一致。
在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的同时,1-2月生产中仍存在的主要问题:
1、工业产销率有所回落。1-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.61%,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.11个百分点。下降幅度较大的有医药制造业、木材加工业、金属制品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。主要是一些较大企业的生产备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的产销率,如福抗药业为91.5%、福州金山木材为90%、厦顺铝箔为79.3%、厦工机械为73%、金龙旅行车为79.7%等。
2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回落较大。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-2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.61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0%,增幅回落34.8个百分点。主要原因是去年汽车市场爆发性增长后,基数已明显提高,继续保持高增长压力较大。
3、全省工业增速放缓,在全国领先优势有所削弱。1-2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1位,较去年基本在3、4位的位次有所后移,原因有:一是全省重大工业项目投产比去年有所减少,二是厦化电子、翔鹭石化、金龙旅行车、厦门进雄等大企业增速放缓。
4、小企业同比增速下降。1-2月产值前百家企业完成产值347.42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0.5%,拉动工业增长12.5个百分点。与此反差较大的是,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不足500万元的企业单位数占全部单位数的73.9%,而1-2月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.2%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