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
来源:本网 时间:2005-04-18 08:38

     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,但增速比上年回落。全省全社会投资368.37亿元,增长16.0%,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.5个百分点,比全国低6.8个百分点。从投资区域看:城镇以上投资294.14亿元,增长18.1%,居全国第21位,比头两月前移6位(居华东第6位,高于江苏),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0.20亿元,增长18.2%,居全国第21位(居华东第6位,高于浙江),比头两月前移4位;农村投资74.23亿元,增长8.7%。从产业分组看,第一产业投资11.56亿元,增长12.7%;第二产业投资140.54亿元,增长25.9%;第三产业投资216.28亿元,增长10.6%。从各设区投资情况看:全省除福州全社会投资75.77亿元,下降1.5%外,其他各地投资均有不同程度增长:龙岩投资22.54亿元,增长50.9%;莆田投资19.44亿元,增长44.2%;宁德投资22.20亿元,增长25.8%;南平投资21.26亿元,增长20.5%;泉州投资71.48亿元,增长17.7%;厦门投资59.88亿元,增长17.6%;漳州投资33.70亿元,增长13.7%;三明投资30.12亿元,增长8.6%。

    一、一季度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:

    1、投资规模继续扩大。一季度全省城镇在建施工项目(不含房地产)3008个,比上年同期增加522个,其中新开工项目836个,增加231个。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326.11亿元,增长7.3%。

    2、民间及外商投资贡献显著。一季度全省国有投资98.96亿元,下降2.1%,非国有投资269.41亿元,增长24.5%。非国有投资是拉动全省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,其中:民间投资194.31亿元,增长24.2%,民间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.7%,比去年提高3.4个百分点;外商及港澳台投资75.09亿元,增长25.4%,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.4%,比去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据测算,民间投资对全省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4.3%,外商投资贡献率为29.8%。

    3、制造业投资结构继续调整。一季度全省城镇制造业投资呈现较快速增长势头,共完成投资63.54亿元,增长13.4%,占全省城镇投资的21.6%。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投资高速增长,一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4.1%、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.5%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69.3%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53.9%、通信、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8.0%、仪器仪表及文化、办公用机械制造增长65.8%、医药制造业增长11.8%。轻纺工业投资在去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增势不减,一季度轻工业投资19.41亿元,增长27.6%;纺织业投资9.98亿元,增长34.2%。受宏观调控影响,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41.8%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下降23.0%。

    4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趋减一季度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1.70亿元,增长19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0.7个百分点。交通运输业投资28.55亿元,比上年同期净减12.34亿元,下降30.2%,其中铁路运输业下降68.6%、道路运输业下降28.4%(其中:高速公路下降38.2%)、航空运输业下降75.5%;电力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38.66亿元,增长58.5%,增速比上年回落163.6个百分点;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9.40亿元,增长50.5%,增速回落8.6个百分点。相比其他基础设施建设,电信业投资在移动公司GSM工程强劲带动下呈现快速增长势头,一季度全省电信业投资10.67亿元,增长126.8%,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4.9个百分点。

    5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上月提高。一季度全省房地产企业完成开发投资90.20亿元,增长18.2%,增速比上月提高13.1个百分点。其中:商品住宅投资58.56亿元,增长12.4%;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.19元,增长21.4%。在建商品房建设施工规模4308.78万平方米,增长20.1%,其中: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613.73万平方米,增长33.2%。

商品房市场产销两旺。一季度,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34.78万平方米,增长27.9%,竣工商品房面积244.86万平方米,增长20.7%,商品房销售量面积增速超过商品房竣工面积。房地产市场预期看好,推动商品房售价继续上扬,据省城调队抽样调查,一季度福州、厦门商品房销售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6.0%和12.4%;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5.8%和16.6%。

    6、建设资金供应充足。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480.49亿元,增长26.6%,到位资金总量及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投资完成额。从资金来源情况看:国家预算内资金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,对投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,一季度国家预算内资金10.79亿元,下降50.9%。银行贷款、自筹资金、利用外资三大主渠道资金来源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,一季度银行贷款114.79亿元,增长41.2%;自筹资金208.29亿元,增长24.6%;利用外资30.73亿元,增长29.9%。

    二、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的原因分析

    1、宏观调控政策在我省进一步显现效应。

   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,去年我省投资增幅较大的非金属矿制品业(主要是水泥)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(主要是钢铁及其加工)今年一季度投资分别下降23.0%和41.8%。

    供地政策和拆迁安置补偿政策的调整,许多投资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无法迅速启动。目前全省共有2326个房地产开发企业,一季度仅1091个房地产企业有投资工作量。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9.8个百分点,土地开发投资下降45.3%、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下降35.9%、土地购置面积增速回落28.2个百分点、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5.7个百分点。

    土地“招、拍、挂”的全面实施和房地产金融信贷政策的微调,客观上加大了开发商的投资成本和融资难度(虽然这些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,但在项目启动阶段,开发商必须筹集到大笔资金)。

    严格的供地的政策,也使很多项目用地无法得到保障。一些大建设(如福州大学城)开局进展不够顺利同土地征用、拆迁安置补偿难有很大的关系。

    2、重大项目带动投资增长作用减弱。

    2004年是我省重大项目实施取得突出成果的一年,重大项目投资完成创历史新高,拉动投资增长作用明显,由于上年的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或已建成投入使用,或基本处于扫尾,部分本年新项目还未全面开工,导致一季度重大项目投资强度下降,带动投资增长作用减弱。

    一季度城镇以上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48.05亿元,仅增长6.6%,比全省城镇投资增速低11.5个百分点,这些大项目占城镇以上项目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6.7%下降到24.0%,减少2.7个百分点。其中:福州大学城完成投资0.61亿元,而去年同期投资1.44亿元,下降57.6%,其他重大项目如高速公路、福建炼油化一体化、尤溪街面水电站、厦大漳州校区、赣龙铁路福建段等完成投资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减少。从项目审批方面看,部分重大项目审批难度加大,周期延长,影响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,如国电福州江阴电厂尚未经国家发改委未核准。

    3、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结果。多年来我省的投资增长主要依靠部分地区增长,地区间投资分布极不均衡,容易出现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的局面。今年我省投资增幅明显回落,从地区上看主要原因是福州市投资大幅回落。近年福州完成投资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,因此其投资的增长对全省致关重要,一季度福州投资增长对全省投资增长的拉动从去年同期的8.5个百分点到今年的负拉动0.4个百分点。

    4、天气因素影响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一季度我省多阴雨天气,气候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,从而对投资增幅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    2005年是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、全面完成“十五”计划、衔接“十一五”发展的重要一年,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水平,不仅是确保2005年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,而且是为“十一五”及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各地要紧紧围绕省委、省政府的工作部署,全面实施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》,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场经济的要求,进一步推进投资结构的调整,并科学规划,合理安排,搞好项目储备和项目管理。

 

 

撰稿:陈姿

核稿:黄长贵

 

附件下载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